中秋、国庆期间,位于美丽的黄河之滨、读者出版集团院内的读者博物馆、读者插图艺术馆成了来兰州旅游的人们又一热门打卡地,每天有近千人来馆参观,打卡留念。
“圆了多年的一个梦”
“《读者》是我从小读到大的杂志,很开心能走进‘读者’,了解‘读者’故事。”大学生刘某和舍友趁假期从西安来兰州旅游,来之前专门做了攻略,得知读者博物馆和读者插图艺术馆对外开放,专门来打卡。
来自北京的郭女士说:“《读者》伴随我整个少年时代,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次来到兰州、走进‘读者’,算是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
从1981年的创刊故事到熟悉亲切的绿色小蜜蜂logo,从一张张精细的花脸稿到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郭女士看得十分仔细,她认为,读者博物馆布局合理,有设计感,从0到1讲述了《读者》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投影幕布等使整个参观过程更清晰立体,体验感很好。
让郭女士惊叹的是,有位读者抄写的《读者》卷首语,“整整一大本,一笔一划、工工整整,一定是真爱!”她说,“我以前也摘抄过《读者》的好词好句,看到这些,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从山西来兰探亲的张女士和丈夫专程来到“读者”参观。她说,他们夫妻俩一直是《读者》的忠实读者,至今还在购买、阅读《读者》,对《读者》有很深的感情。有一年,由于种种原因,她大约有半年没买到《读者》杂志,再尝试跟杂志社联系后,杂志社向她赠送了所缺的全部杂志。
“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一直想到‘读者’来看看,”张女士说,“这回得偿所愿,感觉非常激动”。
“解开了心中的一个谜”
《读者》月发行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千万册,一直很好奇,诞生在西部兰州的《读者》为什么会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为什么会一纸风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这是四川张女士心中的一个谜。她说,以前上学是借着看、传着看,后来工作了自己订,现在又给孩子订,“家里最多的就是《读者》杂志”,她一直觉得《读者》的文章很干净,始终传递的是正能量,给人温暖、发人深思。这次一家三口来到兰州,专程到“读者”来寻找答案。
张女士说,通过参观,她发现了《读者》的坚持,坚持弘扬真、善、美,坚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40余年间,《读者》始终编选有温度的文字,滋养温暖了无数人;始终传播渗透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根和魂;始终秉持严谨细致的态度,把好质量关,在一词一字甚至每一个标点上较真较劲,披沙沥金。
“读《读者》的孩子不会变坏。”看到墙上一位教师的留言,张女士深表认同。她说,“读者”之行印证了自己的选择,她会继续给女儿订《读者》,也会把《读者》推荐给身边的人。
来自上海的两姐妹也表示,“读《读者》使人的内心更富足,精神世界更充实”。
“一次感受文化之美的旅程”
在“读者”总部大楼前留个影;在编辑部的旧书桌前静静坐一会;翻一翻《读者》杂志,追寻一段记忆;欣赏一幅幅精美的插画,挑选一两件心怡的文创产品,在笔记本和图书上盖几个纪念戳……
“这是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艺术之旅。”徐女士从重庆带女儿来甘肃,先去了嘉峪关、敦煌,之后又来到“读者”,她被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所打动。在读者插图艺术馆,欣赏着墙上精美的插图,徐女士感慨道,正是编辑老师的匠心,才做出来这么好的杂志,“这其中蕴含的是对文化传承的热爱与执著”。
精美插图是文章的眉眼手足,亦是文章的底色轮廓。《读者》杂志创刊40多年来,300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插图,作品累计达2万余幅,形成了“文精图美”的艺术风格。
“独具特色的原创插画是《读者》的另一幅面孔。”王女士目前在一家杂志社从事美术工作。她说,“读者”插图艺术馆里的很多作品她都很熟悉,“因为上学时临摹过。里面有很多大家、名家,功力非常了得。现在再看到这些作品,感觉很亲切。”
王女士说,《读者》杂志40年积累的插图,不仅见证了现代插图艺术的变革,也记录了人们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绝对值得细细品味”。
内容供稿:集团党委宣传部、读者文旅公司
排版审核:集团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