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件事并不仅限于读纸质书,简、帛、纸以及当下的互联网和电子设备,都是文字的载体,也总会被下一个更新的载体替代。
无法被替代的,是我们从文字里中所获得的意义,比如,毛姆的“避难所”,路谣的“蚕的桑叶”,刘向的“书犹药也,善之可以医愚”。
阅读必定有所抵达。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一座桥。
你的“桥”通往哪里?走在桥上,一路有哪些风景?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你用具有故事性的文字,聊聊你的阅读和抵达。
去阅读吧,毕竟“读书破万‘卷’”。
稿件要求:
1.以故事为核心,表达真情实感、所闻所见,力求突出人物与主题。
2.字数:3000字以内,也欢迎500字以内的小故事。
3.我们将从投稿中选出1-3篇优秀作品,并为作者送出《读者》(原创版)文创团队制作的手绘水彩多肉植物笔记本《小鲜肉》一册。
4.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读者》(原创版)杂志中刊登。经刊用,即付稿酬300元/千字。
5.投稿信箱:yczhengwen@qq.com 请在稿件中注明联系方式(电话、地址、姓名等),以便我们与你取得联系。
6.征稿截止日期:2023年4月30日。
7.获奖名单及下月征文主题将在2023年5月1日公布。
#月度征文#3月主题——时代变迁中的我们
获奖名单公布:
《消失的摩托车》
文/吴奈
那年,我5岁,生活在一座小县城里。我家门前的路尘土飞扬。在我的印象里,一到春秋两季,母亲就把纱巾裹在头上。那时,一出门便能看到花花绿绿的各色头巾,仿佛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最倒霉的要数行走的路人,摩托车飞驰而过,扬起的尘土直往耳朵里灌。
母亲开了一个小卖部。平日里,她喜欢骑自行车进货,有点儿掉漆的白色旧自行车上总载着几小箱货,车筐里放点儿货,用绳子再捆一些货放在后车座上。年轻时,母亲心气儿高,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我和奶奶安静地在小卖部里等着她送货回来,偶尔来顾客就招待一下。一听见门口自行车车胎摩擦石子的响动,大概就是母亲回来了。
……
我以为日子会一直在母亲自行车的嘎吱声中悠然度过,可属于自行车的时代终究结束了。父母凑钱买了一辆摩托车,进货的人也由母亲变成了父亲。摩托车成了我们家的守护者,威风凛凛地停在小卖部门口,引来不少小孩子围观。
时光飞驰,渐渐地,路上出现了面包车、大货车、出租车、私家车。晚上,家门口的路上不再寂静,而是多了车流穿行的声音。后来,信息越来越发达,交通越来越方便,县城里有人开始琢磨考驾驶证,买一辆私家车。
……
路程逐渐缩短,心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摩托车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方式存活着。现代的交通工具,依然承载着老一辈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身影与精神。
《五块石与省城》
文/西周
2008年,我正在上小学一年级。那时,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和母亲一同坐上长途客车前往省城,与在那儿工作的父亲团聚。
彼时的老式客车的颜色被黄土覆盖,看起来十分暗沉。车厢内满是形形色色的人,拥挤得仿佛超市货架上的沙丁鱼罐头。所以,每当我远远看到破旧的客车从路的尽头摇摇晃晃地驶来,一股源自本能的抗拒感油然而生。迈腿跨进车门时,我常常想,去见爸爸的车票究竟是售货员递来的那张四四方方的小小薄纸,还是这长达6个小时的恼人煎熬。
父亲也是大客车司机。爸爸的大巴车每天都停靠在一个叫“五块石”的客运站,据说是为了纪念百年前附近一座用五块石头制成的小桥而得名。当然,小时候的我也并不会深思,只觉得这个地方太过于破败、荒芜,与其说它是客运站,倒不如说只是一块很大的空地上修建的几所低矮的小房子。
……
2014年,我踏进了初中的大门。此时,我们全家已经迁往省城,而新式大巴已经成为长途客运的标配,在路上随处可见。我便很少再去五块石车站了。
再去五块石车站,我大吃一惊。五块石车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被保安拿在手里充当闸门的那根瘦小的竹竿,现在变成了电子门禁系统;几栋轩昂的大楼占据了我的整个视野,哪里还有当年土灰色小房子的影子?大量指示牌挺立在路旁,指示着各个卡口的位置;明亮惹眼的显示屏投射出不同车辆的信息,人们对着手中黑色翻盖手机说话,声音起起伏伏;乘客们摩肩接踵,步履如风,车站内的秩序却显得有条不紊。第一次看到新五块石车站的我站在妈妈身旁,难以置信,始终没办法将眼前的景象与我记忆里的五块石车站联系起来。
……
我的脚步毫不停歇,迎着炫目的阳光,迈步走进了新五块石车站,踏上了新的旅程。
【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