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的土地上,盛开着一朵文化之花,它的名字叫《读者》。
自1981年创刊以来,《读者》始终不渝地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滋润着每个读者的心田,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读者出版集团考察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坚守主业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读者传媒作为读者出版集团承担图书、期刊编辑出版业务的唯一载体,三年来,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快推动公司传统纸媒出版从“一维出版”向“多维运营”转型,积极布局相关多元业态。目前,读者传媒主要业务已涵盖期刊、图书、教材教辅等纸质出版物的出版、发行、阅读服务及电子出版物、在线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持续优化出版业务
对于读者传媒来说,出版主业始终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中,《读者》杂志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读者》创刊41年以来,始终如一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始终如一提供有营养、有品质、有温度的精品内容。
每一本《读者》背后,都有着“读者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价值追求。
每期杂志,编辑要从3万余篇稿件里优中选优,精选50余篇刊发。每篇稿件在与读者见面前,至少要经过50多天的精心打磨,不少于13个校次,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0.5以下。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铸就了每一本高品质的《读者》。
面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读者》守正创新,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行个性化营销策略,加强与全国有影响力的期刊订阅平台和民营渠道的合作,在大客户营销、广告模式创新、全媒体传播和社群营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目前,《读者》累积发行量已突破21亿册,发行量连续十多年领跑中国期刊界,销量位列全国同类期刊出版物市场首位。
在图书出版方面,读者传媒大力实施精品出版工程,走“专、精、特、融”发展之路,制定落实了精品出版三年行动方案、建立推行精品出版双月座谈会、编辑导师制,推出一批“双效”俱佳的精品图书,在重大奖项上实现质与量的双突破。
2021年,读者传媒出版图书4133种,同比增长24.79%,图书总印数约7322.64万册,同比增长33.33%,图书重印占比较2020年提升1.74%,达58.87%;有近40种图书入选国家级项目,其中9个出版项目入选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历年之最。其中《藏文通用词典》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等,《法藏敦煌文献精选》《甘肃秦汉简牍集释》《西夏文字典》等一批精品图书,打响了“读者”图书品牌。
拥抱互联网,打造新媒体矩阵
随着数字化的普及与应用,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逐渐转变,读者传媒在变局中开始积极寻求转型,充分利用内容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开辟出了一条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时代,我们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主动打开出版边界,加快推动融合发展,积极打造读者新媒体矩阵,构建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努力把内容优势转化为融合发展优势,‘读者’品牌影响力、传播力显著提升。目前,我们已初步构建起了自己的融媒体生态圈,覆盖近6000万用户。”读者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升表示。
以《读者》内容为依托,读者传媒打造了读者新媒体矩阵,建设《读者》杂志数字化阅读、内容发布、阅读购买分享的闭环粉丝经济运营体系。其中,“读者+”小程序能够向用户提供在线订阅数字版《读者》服务,并精准推送音频、视频、直播等内容,打造以《读者》杂志内容为主体的综合阅读服务体系。《读者》入驻“学习强国”平台,订阅人数突破4000万,创设“每日一读”专栏,累计阅读量近4.4亿;《读者》喜马拉雅频道上架音频900余集,订户数达560万,音频累积播放量9.6亿次;《读者》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到700万等。
以《读者》优质语文资源为依托,读者传媒打造了“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将优质的语文资源音频化、视频化、微课化,让语文学习可读、可听、可视、可交互,真正把阅读变成“眼读、耳读、心读”为一体的立体阅读。“读者·新语文”荣获第十二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优秀数字教育平台”奖,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等。
以特色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读者传媒打造了敦煌学和丝绸之路学研究数据库与知识服务平台——“敦煌书坊”,构建了相关知识索引词表和语料库,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知识数据库。先后在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上荣获“出版融合创新·年度推优”称号,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项目”。
在直播从风口成为行业趋势的2021年,读者传媒依靠“读者”微信公众号为首的新媒体矩阵,探索构建了一体化的电商平台和营销发行体系,积极开展全媒体传媒及社群营销、直播带货。2021年12月,《读者》抖音和微信视频号开通直播,主要销售《读者》杂志、集团出版的图书和衍生品。这一年,公司全年新媒体及电商业务收入2952万元,同比增长28.76%。
落实品牌运营方案,促“读者”品牌价值转化
《读者》除了是国人的心灵读本外,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读者”品牌已连续19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高达422.57亿元。
近年来,依托“读者”品牌的强大影响力,读者传媒积极研究落实品牌运营方案,促进品牌价值转化。
2018年10月份,读者传媒与惠州市秋谷实业合作,通过品牌输出方式,共同打造以《读者》IP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开创了“读者”品牌价值商业转化先河,探索出品牌开发的一种成熟模式。
发挥“读者”的文化品牌优势、内容资源优势、传播渠道优势,读者传媒提出并深入实施了“点·线·端+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读者方案”。
刘永升介绍,经过近三年实践,目前“读者方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内容提供者转型为新型阅读服务者的新路,把书香社会建设延伸到人民群众生活空间的边边角角。
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改造优化新华书店近2万平方米,实现营收增长近8000万元;建成“读者小站”20多家、“读者书房”100多家、“读者阅读角”近千家、“读者乡村文化驿站”3家。
三年来,“读者小站·金城书房”累计接待读者22万人,为5000多人免费办理借阅卡,借阅者达6万多人,举办主题阅读活动、文化分享活动等230场;上海读者书店举办“敦煌文化节”“读者文学节”等各类主题活动800余场;“读者·中国阅读行动”先后走进兰州、天水等地,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上百场,参与者超20万人;“读者·新语文”组织线下阅读活动30多场。
布局多元产业,打开成长新格局
读者传媒也在积极探索向出版主业以外的业态延伸,布局多元化产业。
在新文创方面,读者传媒以读者徐晋林工作室为载体,创作出了《玩皮影》《千手观音》《我的票你的诗》《敦煌古韵》等系列手工书,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
读者晋林工作室出品的手工书系列产品,读者可以亲手操作,让图书动起来,还能通过扫描书中植入的二维码,上网进行延伸阅读、观看视频,多角度了解更多书中没有直接呈现的内容。
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21年,读者传媒在天水市购置200亩土地计划建设商务印刷物流园,立足天水,辐射关中平原城市群,打造高新绿色商务印刷生产和仓储物流基地;为推动编辑和印刷业务协同发展,读者传媒公司与关联方甘肃新华飞天印务有限公司、甘肃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甘肃读者印务有限公司,用以建设、运营高新绿色印刷产业基地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NFT热潮下,读者传媒也开始布局数字藏品业务。目前,公司已与合作方联手推出了数字藏品“读者X爱尔芙·太空阅读者”“敦煌动物研习所”两款产品,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把握正确导向、坚守主业、融合发展、努力推动经营多元化下,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刘永升表示。
2019年至2021年,读者传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10.84亿元、12.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76%、11.52%、12.77%;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464.92万元、7443.52万元、8505.6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2.21%、15.14%、14.27%。
今年上半年,读者传媒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不误,聚焦出版重点,高标准、高水平协调推动公司各板块经营业务及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公司经营业绩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营收4.84亿元,同比增长6.89%;实现归母净利润3039.52万元,同比增长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