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多情与无情
来源:读者时代 | 作者:吉鸿 | 发布时间: 2023-03-23 | 55155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活在世上,是要多情,还是要无情?难以一概而论。

  

  虽然人人都渴求有情天地,是真情、爱情温暖、美化了这个世界,而冷酷无情的世界将是悲凉的人间地狱。但是许多人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多情自古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伤”。在这里多情反成了我们自己生命的杀手。敢问天地,我们到底是该多情,还是该无情。

  

  我想答案应该是这样的:一方面,人有时需要多情,有时又要学会无情;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你不可以太多情,也不可以太无情。

  

  人可怕的不是多情,而是多情用错了地方。特别是多情人遇上无情人。每个人付出了感情都期望对方有所回报,希望对方爱你一样多甚至更多一点。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彼此缺少了解,有的只是新鲜感。但相处时间长了,你可能会发现对方是个很无情的人,或是一个根本不值得你爱的人,这时你就不能继续多情了。相反你还要学会无情和绝情,以防止对方的纠缠不休和自己的过于软弱善良。

  

  另一种情况,并不是对方多么无情,而只是觉得对方并非是你所期待的那种人,或者说对方不合适你。

  

  我想,爱和爱的对象是不可能说放就放、说换就换的。你应当试着去改变对方,或改变自己。要用更多的爱去感化对方和用更多的努力来完善自己。

  

  只是由于每个人的天性、本性都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你只能改变一个人的表面(如某些习惯),却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本质。当你实在没法改变对方时,就得试着改变自己,做更多的宽容、忍让和牺牲,好让自己适应对方。

  

  但这样做你又会觉得自己好辛苦,因你也是在违背自己的本性做事。(假如自己确实有许多不是,你就应当考虑此法)。如果彼此既无法改变对方又无法改变自己,实在无法相互适应,那么就只有分手了。让彼此有新的机会,新的选择。

  

  其实爱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不可以太多情的,要等彼此有了足够了解之后才能更多的投入。否则将会“进去容易,出来难。”多情人的通病是大喜大悲,总是渴望对方给以同样热烈的回报,否则就感到失望和气恼。如果碰上对方是个“慢性子”,他(她)或许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合适你的人也会被你吓跑的。更何况对方也许并不适合你,你又怎能轻易付出呢。而最可怕的一种情况是,对方并不值得你付出,却利用你的这份天真去满足一己之私。

  

  当然人也用不着太无情。那些你曾经爱过的人,总有一些值得你爱的地方,就算最终分手了,还可以做朋友。最好是在彼此未构成伤害之前,理智而友好的分手,或者始终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日后仍会留给自己美好的人生回忆。

  

  其实人总是要经历许多的爱和恨之后才能真正懂得爱的。一个成熟的人应当既敢爱又敢恨,既懂得珍惜又懂得放弃。

  

  “寄语多情人,花开当珍惜”,怕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亲爱的朋友,情路多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