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规矩”这个“概念”在国内真就这么没市场? 一些“专家”说国人素质不高是因为人口数量庞大不好管理。我想:难道是封建社会时期,民众的言行受到种种限制,现在它们已不复存在,大家就把两千多年的压抑释放出来,以致现在的境地? 我们在泰国皇宫等胜地的殊遇很光荣么?
在中国,守规矩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上公交让身后的老奶奶先上,可她身后的年轻人抢了先;按顺序排队,眼睁着前边换了一批又一批;把垃圾拿在手上带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扔,猛然发现自己基本是踩着垃圾到桶前的;过马路等绿灯,边上是穿梭的人,后面一人一扯:“嘿,你挡住我了!”;上课“老师好”后行鞠躬礼,发现变成一支独秀;随手关门,却在门刚关之时被突然打开而反“贴”在墙上;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却发现自己被吵到看不了书;借东西好说歹说,到手后被无代价地拿走;买了“QS”产品,上网却查无此号;把浅色衣服晾在最靠边的地方,照样被人弄成“艺术品”,报仇?省省吧,自己的不是浅色就是不会褪色的,只好看着只是自己衣服价值的分之几的衣服毁了是它的价值几倍的我的衣服...
你想对了,这个大傻瓜真真就是我。
我就是这样执迷不悟地守规矩以致让人捡了便宜,自己也吃得饱饱的。
我曾看过一个新闻:电子眼画面:一些司机行驶时自觉地保持安全车距,但却被一次一次地超车,这司机在吸取了若干次“教训”后干脆不留“缝隙”。新闻指出,没有保持安全距离为不少连续追尾事故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欧洲是汽车的故乡,汽车文明无疑是诞生于此,这样的汽车文明让我向往不已:行人过马路,不用担心被车撞;即便是你违了规,司机也会人道地停下。我们呢,《交法》规定机动车驶至斑马线附近要减速或停车让行人先过。对不起,我还没遇上这等好事。就在前不久,我的身处世界人居城市厦门的姐姐还在人行横道上被一辆“现代”跑车“强吻”,幸亏还能亲自告诉我这件事。听说跑车的后视镜掉了,车主还恶狠狠地要我可怜的姐姐赔偿呢,亏得她守了规则走斑马线,口才了得又是法律专业出来的,让那“Gentleman”无得反驳,只好抛出“你没有怎么样吧”这样的人话。
“守规矩”这个“概念”在国内真就这么没市场? 一些“专家”说国人素质不高是因为人口数量庞大不好管理。我想:难道是封建社会时期,民众的言行受到种种限制,现在它们已不复存在,大家就把两千多年的压抑释放出来,以致现在的境地? 我们在泰国皇宫等胜地的殊遇很光荣么?
我是高中生,我发现大多同学忘了小学一年级教的上课问好时要鞠躬的尊师敬长礼仪,中学的教育中也从未强调。是呀,学生最常待的地方是学校,可学校除了应试课程外教给学生的还剩多少呢?
不良的社会风气可是会把好人变成坏人。进红染缸者赤,进墨池者黑哪!看着这样的国民,有多少外国人相信现在与日本和韩国相联的“礼仪之邦”一词之前只是中国的专利?外国人会相信端午节是出生在一个传统基本抛光光的国家?
不要跟我争执,我就是这样固执,即便你们看说我这是偏执迂执,我也坚持,因为我改不掉,我是个爱幻想的幼稚男生。